马云当初被叫做“黄页骗子”

做了六年大学老师

1988年,22岁的马云从学校毕业。成为500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个被分配到大学任教的。

经济发展的契机

不久,他在西湖边上发起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,慢慢在翻译界有了些名气。此时全国经济高速发展,既懂英语又懂贸易的人才很是紧缺。

从海博翻译社开始

1992年,马云创办了海博翻译社,起初并不顺利,第一个月营业额不足千元。为了维持翻译社运营,马云开始卖礼品鲜花销售医药

经过3年努力,翻译社终于收支平衡!马云辞去教师工作,开始寻找新的创业机会!

转机:美国讨债之旅

1995年,“可能是杭州英语最好的”马云在政府委托下去美国讨债!他在美国第一次接触互联网,同时还发现: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一片空白!

带着这个发现和一台486电脑,兴奋不已的马云回国了。回国当晚,马云邀请了24个交情很深的朋友聊互联网,结果仅有1人认为可以试试。

辗转一夜后,马云告诉自己:即使24个人都反对,我也要做!

“骗子”马云的中国黄页

一周之后,马云和妻子张瑛筹借了10万元,创立了海博网络,同时启动“中国黄页”项目。

当时互联网在中国未普及,客户看不见自己的网上信息,马云一度被当做骗子。后随着内地网线开通、人才加入,局面开始好转,马云团队做成了几笔生意。

到了1997年,网站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元!

创业是一种习惯

一夜之间,竞争者涌现,由于实力悬殊,马云最终向杭州电信出让70%股份。

神话马云并不神化

如今的马云,已经被媒体的溢美之词神化了!有的人说马云是从未来穿越而来,因为他预见了互联网的发展;还有的人干脆说长相怪异的马云是外星来客...

成功的秘诀只有四个字:屡败屡战

然而,还原马云早期创业,我们离马云并不遥远......

1、小机会也是机会

马云一直服务中小企业,中国黄页就是帮助小企业面向全球;

2、在反对中坚定最初梦想

强烈的好奇心,95年在很多人看不到互联网时马云就看到了机会,同时在后期的每次创业中不断调整自己;

3、简单的事情总是在试错中获得的

只要不放弃,就不会失败,善于总结经验教训;

4、成功不只是一个人的努力,要学会借势

马云既不懂技术、也不懂交互,他的成功是一群人的成果;

5、什么条件都具备的话,往往不是你的

在别人还在踌躇的时候正是行动的最好时机,任何事都要勇敢地跨出第一步;